家后院的角落处种了一棵橘树,春时枝叶繁茂,秋时硕果盈枝。
这棵橘树在我出生前就已扎根在后院,我幼时便已有碗口粗细,到现在枝叶舒缓,亭亭如盖。
春天时,橘树又增新芽,浅浅嫩绿点缀枝头,宛如在碧绿的春水中荡漾。而春风袭来时,枝间绿叶翻飞,如蝴蝶舞翅,如绿幔飘旋。
我犹其喜爱站在树下,伸手取一片绿叶,摩挲欣赏后将其揉碎,细嗅叶间的芳香,青涩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
日复一日,而枝间茂绿中却不曾有间隙。观察后才发现,枝干上残缺处却早冒出了新芽,星星嫩绿替代了原先的绿叶,让橘树迸发出了新的生机。
我拽着妈妈的衣摆,问她为何,她笑答道:“这是橘树在告诉你,不必在意过去的疤痕,曾经的伤痛将换来新生;同时也告诉你,不必纠结过去的瑕疵,生命的华盖自然会成长”。
夏末秋初时,橘叶层层叠叠。拨开叶面,探入好奇的目光,青绿的果实隐于叶间,或密或稀,参差不齐。
踮起足尖,手绕开浓密橘叶,终在枝尖触到橘子微湿的外皮。指间一用力,便捉下一颗青绿来。
这枚橘子安详地卧在掌中,如蚌中珍珠,绿中带黄的表皮映出微微光泽。
端详片刻后,我将小小的果实塞入口中,随着舌的搅拌,牙的磨划,果皮在口中裂开一条又一条的缝隙,汁液从其中溢出,酸涩滋味溢满口腔。
忙不迭地把橘子吐出,捏着残缺的橘子,拉拉妈妈的衣角,问她为什么橘子有如此苦涩的果皮。妈妈拍拍我的头,“这是因为它想告诉你,苦涩的外表下,也会有甘甜的内心;也是在告诉你,只有付出苦涩的劳动,才会收获幸福的甘甜”。
金秋时节,层层密叶也挡不住金黄的硕果,远远望过去,金黄溢满院墙,如同秋日的暖阳从墙头升起。
橘树很快开枝散叶,带果实的枝头总在不经意间探出,撩逗着路人的心思。不多时,原本被硕果压下腰的枝头变成一片狼藉。
我对此十分不满,从枝头摘取一颗橘子,坐在椅子上闷嚼。
将一瓣橘子递给身边的妈妈,问道为何橘子是多瓣的。妈妈微笑着,将手放在我肩上,答道:“这是它想告诉你,分享后,幸福的甘甜将在世间传递;也想告诉你,分享后,希望的种子才会在远方萌发”。
我默默望着橘树,从春华到秋实,青黄盈满了枝头。
鄂州市吴都小学六(7)班 李宛鸿
指导老师 张秀芳
时光如箭,岁月如梭,转眼间,我们已经从天真烂漫的孩童时期步入了多愁善感的青春岁月。回想起那段无忧无虑的日子,我们仿佛还是那个追逐蝴蝶的小小身影,而如今却已成为了怀揣梦想的青春少年。成长的感觉,是如此微妙复杂,难以言表。
它带给我们遗憾,如同错过的春天燕子、夏天蜻蜓、秋天金黄、冬天雪花。那些曾经心仪的人、美丽的风景、知心的朋友,我们是否曾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是否曾用心去感受那份美好,还是任由它们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消逝?
然而,成长又何尝不是一种快乐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学会了思考、抉择和承担。小时候,我们可以在金黄的落叶上尽情嬉戏,在绿色的草坪上自由奔跑。那时候,我们可以无忧无虑地挥洒汗水,感受大自然的恩赐。我们用稚嫩的小手捧起冰凉的河水,即使手指冻得通红,也乐此不疲。那些纯真的欢笑、肆意的奔跑和无拘无束的时光,都成为了我们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当我们躺在柔软的草地上,仰望天空中飞翔的小鸟时,是否也曾幻想自己也能拥有一双翅膀,翱翔在广阔的天空中?那时我们怀揣着无尽的梦想和渴望,希望有一天能够飞得更高更远。
如今,当我们回首过去,不禁要问:成长究竟是悲哀、喜悦、痛苦还是自由?或许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一万个读者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成长的理解和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
成长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段旅程,它既有遗憾和失落,也有快乐和收获。在这段旅程中,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瞬间,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活出真实的自己。让我们不畏将来,不念过往,为自己的人生篇章添上更多精彩的一笔!
在我国的西北边陲,有一方人间净土,这里人烟稀少,风景如画,装点着我国雄鸡版图的尾翼。
喀纳斯位于新疆阿尔泰山中段,是我国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四国的交界之地。行至喀纳斯,周围群山环绕,两侧的山峰连绵起伏、层峦叠嶂,仿佛披着刚被水洗过透亮的绿衣,微微躬着脊背。青翠澄澈的喀纳斯河发源于阿勒泰山脉的友谊峰上,轻盈地蜿蜒于山谷之间,川流不息,孕育了喀纳斯这片净土。此情此景出落得清澈而透亮,足以洗净心灵。我定睛一看,只见一处造型别致的亭子端坐在那最挺拔的山峰之巅,我一时兴起,爬上山去,也不知爬了多少台阶,已是气喘吁吁。正准备小憩片刻,低头望见一湾青绿的湖水,如翡翠般镶嵌在群山环抱之间,如诗如画的风景刹那间洗去了疲惫,令我顿时神清气爽。登上最高点,喀纳斯的全貌尽收眼底,远处几抹残留的白雪在天空之上烨烨生辉;山腰处森林密布,云杉、冷杉、落叶松点缀着山地的腰线;山脚下草甸铺展,像是为山间定制了一层鲜绿的地毯。
喀纳斯的湖水宛如一条绸缎飘过山间,溢满了湖泊,奔腾不息,起伏盘旋。我穿上厚重的防水服,登上橡皮艇,感受水流的欢腾。没过一会,第一个浪迎面朝着妈妈一侧袭来,差点将妈妈卷入水底,吓得她尖叫不止,紧紧拉着两旁的扶手,不肯松手。水流开始变缓,我趁机欣赏起两旁的风景,河岸两边的白桦树摇曳着枝条,与针叶林混交成林,像是身着军装的士兵守护着河流,远处的山峰映衬着湛蓝的天空,美若画卷。可好景不长,不久风浪便又迎面袭来,趁其不备,我赶紧拽紧把手,屏住呼吸,没等我喘息的机会,风浪再次扑面而来,直打得人仰船翻。喀纳斯之水时而咆哮,时而平静,时而欢腾地触及山脚回转而下,时而卷起沙堆顺流直下。终于,穿行过一座拱形大桥,我们跟随着水流平安到达了宽阔的河湾。
喀纳斯的美景让人陶醉,但美景背后是边塞将士们的日夜坚守。我最佩服的是直至今天仍然坚守在夫妻哨的马军武夫妻,这对夫妻之所以坚守在边塞哨所30年,是因为他们每天都需要观察界河有没有变向。在1988年4月23日,我国突发了特大融雪性洪水,根据国际惯例,界河中心为两国边界,以此测算,如果不堵住洪水,我国将失去55.5平方公里国土。“冬天啃冰馕咽雪水,夏天抹柴油驱蚊虫”,就这样,马军武夫妻夜以继日地守护者我国的西北边境线。
新疆之极北风光无限,我在醉情山水之余,更感悟边疆安宁的来之不易。是边疆战士们的不畏艰险、倾情付出,保全着我国的领土完整,守卫着边境的邦国安定,呵护着这般秀丽河山!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摇橹声渐行渐近,薄雾氤氲,月影江南。一阵墨香沁入鼻息,不远处浸在烟雨中的小巷里一幅《月下天镜图》悬挂于木门上,矫矫不群。我不禁靠近,画中远山江帆、月影银涛,一幕祥和安宁的景致尽显水墨国画之美。片刻,轻敲木门,靠近国画,渐近文化。
邂逅国画,我陶醉于它,憧憬地迈出向它渐近的第一步。
清幽墨香环绕在画室里,静的出奇。阵阵笔尖摩擦、挑墨声,伴着蝉鸣,响在耳畔。初学国画的我不知该何从下笔,笔尖一次次想接触纸面,却又一次被我拉回。放下笔,抬手擦去烦躁的汗水,扭头望向窗外愣神。 回过神,老师来到我的身旁轻声教导:“花茎走中锋,叶走侧锋,注意浓淡干湿,近重远淡。”豁然开朗,执笔尝试、练习。笔尖与纸面相接形成一条完美的弧,微微提腕,挑起一滴淡墨,直至墨色永远凝固在衣袖上,却一直未曾发觉。
日复一日地望窗外朝阳晚霞升起了又落下,年复一年地赏窗外四季美景变幻了又变幻。屏风后的画架上的画纸越摞越高。研墨、执笔、勾勒……手腕酸痛,眼睛干涩,指腹蹭满颜料,我着迷的,执着的画着。一勾一勒,一描一摹,浓淡干湿间荡出几簇明黄清丽亮眼。
邂逅尝试,我便执着于它,与它渐行渐近。
一只秃毛笔饱蘸浓墨自近而远,自淡而浓,一气呵成,一幅《向阳而生图》跃然纸上,浓淡相间,不燥不焦,光彩夺目。墨色光影中那簇簇向日葵好似洋溢着勃勃的生命力。以没骨法画叶,温润圆畅;以焦墨勾勒叶脉,清秀明丽;以鹅黄点缀花蕊,色彩明快,生机盎然。墨韵淋漓中又有浓淡干湿、明暗冷暖的变化,美得耐人寻味。那长短不一,宽宽窄窄,错落有致,微微卷曲的花瓣,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徐徐清风夹着一丝水汽,带来阵阵清凉。当鼻尖上沁着独属于江南的幽香,记忆中与国画渐行渐近的时光清晰浮现,那是萦着墨色的美好时光,那是蕴着热爱的文化传承。孜孜以求,我与国画文化渐行渐近。墨色渲染穿过层层迷雾,于指尖嫣然绽放。一描一摹是底蕴,一勾一勒是文化,一品一悟是传承,是我对国画文化的执着、热爱与感悟!
大家好,我是一只黑耳鸢,我的名字叫5号。人们通常叫我黑鸢或老鹰,我属于中大型猛禽,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我是一只次年的亚成体,相当于你们人类的十几岁,是个小小少年。我的身长大约55-60厘米,我的翅膀张开大约有一米多点,我还在长身体,我的体型还会再长大一点。我的身体上半部分为黑褐色,有黑色的羽干纹和浅棕褐色的羽缘。下半部份是棕褐色,有黑褐色的纵纹。我有着锋利的爪子和弯曲的喙,我最喜欢吃的食物是鱼类,小鸟、蛙、蛇以及腐肉我也吃。
我的性格比较温和,攻击性弱。虽然我的样子看着很威猛,但那都是吓唬人的,其实我不爱争斗,甚至还有点儿胆小。我平时捕鱼基本都靠我的江豚朋友,它们在江面嬉戏或抓鱼,我就盘旋在上空捡漏,有时我还会引导渔民去鱼多的地方捕鱼,而我则在旁边坐收“渔人之利”。运气不好的时候,肚子饿的我只能去垃圾堆里找吃的,或者从鸽子大姐嘴里抢点儿渣渣。有一次,我抢了一只喜鹊弟弟的蚂蚱,结果一群喜鹊大军围攻我,我只好落荒而逃。但我只是脾气好,我的本领并不弱,真正的对手不多,当我想好好的干一架时,我也是个厉害角色。
我是勇敢的自由旅行家。我是迁徙的鸟类,喜欢去远方旅行。2023年3月,我在捕猎时因为体力不支,坠入了长江,被路过的南京市民发现,他们把我送去了红山动物园。在园里我受到了精心的照顾,还结交了很多好朋友,很快我就痊愈了。他们给我背上了小书包(GPS定位器),并给我起名为黑鸢5号。2023年4月24日,我背着小书包又开始了我的旅行!5月13日,我飞到了江苏省的扬州市和镇江市,仅仅使用了10个小时跨海成功飞到了辽宁省葫芦岛沿岸岛屿,之后在鸡西市兴凯湖歇脚,这里是人类朋友口中的摄影宝地,也是我们鸟类心中的自助餐天堂,这里有很多候鸟朋友,我们一起在江面上捕鱼,好不快活。7月8日,我飞到了俄罗斯,在乌苏里江度过了一整个夏天。回去时我选择了较近的跨海通道,10月14日,我从大连市的老铁山跨海,因为天气影响,第一次我失败了,但我没有气馁,10月15日,我仅用了4个小时就进入了山东,这是一场历时五个多月,长达6000多公里的旅程,就算是飞机直飞,也需要飞大约10个小时呢。终于在10月17日,我到达了南京八卦洲。我在这里度过了快乐的半年时光,于2024年4月5日又开始了我的新旅行,这次我从山东飞到朝鲜,又辗转日本、韩国,最后决定从朝鲜半岛飞往上海,自东向西横跨上海,从苏州、无锡飞往我爱的家乡南京,这是一次超过3000公里的长途迁徙,相当于围着南京城市的周边走了整整10圈。
我现在的家住在南京,平时我喜欢在长江边上捕鱼,在老山深处睡觉,在江心洲八卦洲等地闲逛,我喜欢盘旋在这个城市上空,悠闲地看看风景以及和江豚朋友聊聊天。我是你们的邻居朋友黑鸢5号,如果你听见呀呀呀的叫声,那就是我在和你打招呼呢!
他不懂浪漫,也不懂诗情画意,但他却把所有的快乐都填充在了我的世界;他不善于表达,便将那些关心换成了日日陪伴,他所给予我的爱,就如同夜晚中一船的星星。从前我并不知道那爱的深沉,但那件事后我才恍然知道。
那是一个寂静的夜晚,天空黑蒙蒙的,如同洒了墨一般。皎洁的 月亮高悬,就像一只永远倾斜却一直孤独的小船,只有点点星光环绕 着它。可那时家里却仍然亮着灯 ,只见父亲站在我的床边来回踱步, 他紧皱着那早已不再锋利的眉头,用那已经长着些许茧子而蜡黄的手 不断地抓着头,嘴中不停地喃喃着:“怎么办,怎么办,到底该怎么办 ,为什么你生病时你妈妈却偏偏不在家......”突然 ,他又像是想起 什么了,他赶忙背起我拿上钥匙,就匆匆下了楼,尽管他已经累得出了许多汗却依旧没有停下 ,反而越走越远 ,直奔停车场。
来到车上,父亲猛地一踩油门,他似乎是在和时间赛跑,全神贯注,用最快的速度前往医院。在深夜里,四处都无比安静,道路上只有几个闪着浅浅黄光的路灯和一辆不断飞驰的车辆......
当我再次醒来时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早已被岁月所染白的头发和那
布满斑点有些儿泛黄的皮肤,那是父亲;那被压弯了的眼角,头发稀 疏了的是我的父亲 ,原来他早就不是那个中气十足的男人了。
他,平凡得如世间的一粒沙,不懂浪漫,亦不知诗情画意为何物。然而他却似一位神奇的魔法师,精心地将所有的快乐因子都填充在我 的小小世界里。
他就像一座沉默的大山,不善于用言语表达情感,于是,那些对 我的关心便化作了日复一日、平淡又温暖的陪伴。他给予我的爱,宛如夜空中一艘满载星星的船,璀璨而夺目,在我人生的海洋里熠熠生辉。曾经的我,懵懂无知,未能体会这爱的深沉,直到那件事如同一记重锤,敲开了我心灵深处那扇理解之门。
那是一个万籁俱寂的夜晚,天空仿若被泼洒了浓稠的墨汁,黑得令人有些心慌。皎洁的月亮高悬于空 ,恰似一只永远倾斜着的孤舟, 在浩渺宇宙中独自漂泊,只有那寥寥无几的星星,如忠诚的卫士般环绕在它身旁。彼时,家中却灯火通明,父亲就站在我的床边,来来回回地踱步,那早已不再锋利的眉头紧紧皱起,似能夹死一只苍蝇。
他那长着些许茧子、蜡黄粗糙的手,不断地抓挠着头,每一下都像是把内心的焦急揪出一丝来。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怎么办 ,怎么办,到底该怎么办 ,怎么你生病的时候你妈妈却偏偏不在家… …”那声音里夹杂着慌乱与无助,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
突然,他像是被电流击中一般,猛地停住,紧接着像是想起了什么关键之事,快速地弯下腰,将我轻柔地背起,另一只手迅速拿上钥 匙,脚步匆匆地奔下楼去。楼道里只听见他略显沉重的脚步声和微微的喘息声,他的步伐虽快,却很稳,仿佛我是他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贝, 容不得有一丝闪失。来到楼下,他的额头已布满汗珠,晶莹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可他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反而脚步愈发急促,直奔停车场。
来到车上,父亲“轰”地一脚猛地踩下油门,汽车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那一刻,他仿佛是在和死神进行一场惊心动魄的赛跑,眼神中透着坚毅与决绝,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的道路,试图用最快的速度冲破这黑夜的阻碍,向着医院疾驰而去。在这深深的夜色里,四周安静得可怕,道路上只有几盏闪着浅浅黄光的路灯,像是在为我们指引方向,而我们的车,就像黑暗中孤独的飞鸟,在这空旷的道路上不断飞驰 ,只留下一道模糊的影子。
当我再次醒来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头早已被岁月染白的头发,那白色刺得我眼睛有些发酸。再看父亲的脸,那布满斑点、有些泛黄的皮肤像是一张写满故事的老羊皮纸,每一道皱纹里都藏着岁月的艰辛。那被压弯了的眼角,像是承载了太多生活的重量,原本浓密的头发如今已变得稀疏,就像秋天里开始凋零的树木。这就是我的父 亲啊,原来,在我不经意间,他早已不再是那个中气十足、能轻松把我举过头顶的男人了。时间,这个无情的雕刻家,在他身上留下了如此深刻的痕迹 ,而这每一道痕迹 ,都是他对家庭、对我的爱的见证。
大概没有人记得老人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姓张;也没有人晓得老人年轻是做什么的,只知道他晚年在做打铁的活。
关于糖的记忆似乎比往事还顽固,关于他的往事似乎很多,可回忆起来却有很多细节都是模糊的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他给我糖。
我小学上学的路上,有个地摊,摆着些砧子、铁锤、磨石什么的。摊主是个老人,光秃秃的的头顶,扣着一顶灰色小毡帽。每次见他都在低头忙活着,摆弄着些工具,见有人经过就大声吆喝几声,声音嘹亮又有些悠扬,让人心里痒痒,就会多瞅他几眼。
老人和爷爷是朋友,也认得我。老人家离我家不远,步行五分钟就到了。第一次去老人家,是帮爷爷取铁锤。那是一个常见的农村土房,房前有棵大树。树旁是条缓缓流淌的清澈小溪。附近没几户人家,显得格外安静。
那棵大槐树枝头树缝里插着一只五彩的风车。我很好奇,也担心风车会不会被风吹落,就多看了几眼。老人以为我对树感兴趣,一脸慈祥地问我:“孩子,知道这是什么树吗?”
我摇了摇头。老人用那双粗糙的手拍了拍我的头说:“这是爷爷最喜欢的槐树。到了四五月份你再来,就能看到槐树开出的花,虽说没有花园里的花漂亮,但是十里飘香哩!”
我记不住树名,又问道:“这是什么树?”
“槐树呀。”
“槐树吗?”
“对啊,是槐树。”
老人给我讲了这棵槐树的故事,具体是怎样的,现在记不清了,可那时的我被故事吸引,天黑了也没有察觉。临走的时候,我依依不舍地摸了摸那个五彩的风车。老人注意后,把风车取了下来,递给我说:“这是我小孙子的风车,他现在在外地念书,就送你了吧。放在有风的地方,让风车跟着风转。”他还往我手里塞了两颗大白兔奶糖。
我接过风车,像得到了一件宝贝一样,心里甜蜜蜜的,像吃了糖一样。待我蹦蹦跳跳地走出不远后,老人又拿着手电筒追上来。他说天黑了不放心,来送送我。于是,就有一双粗糙的大手牵着一双稚嫩的小手在黑暗中行走。
从那以后,我经常在星期天去老人家,带着他送我的五彩风车。有时我写完作业、老人打完铁后,我便搬着他自己制作的凳子,和老人坐在大槐树下聊天。伴着潺潺的河水声,老人开始给我讲故事。他会讲很多寓言和童话,也会讲那些古老的传说,有时讲他年轻时的所见所闻。
风车迎风转动,与河边的绿草、野花构成了一道美丽的画面,这是童年回忆最美好的时光了。
后来老人要离开老家,去他的小孙子那里生活。离别如此匆匆,又如此悄然无声,我一时间难以接受。我常常一个人去老人的大槐树下坐坐,看着风车孤独地转动。那时候虽然年龄小,但内心时常充满了离别的伤感。
我读初二时,老人回来了。听爷爷说,老人用他积攒了一辈子的钱,供一个亲戚家的小孩儿上学。他的儿女为他在小镇上建了个新房子。新房子漂亮又宽敞,房门前还有一棵桂花树。再后来,我听说老人生病了,身体极其虚弱,记性也差了。
那时住校的我三周才回家一次。夏日的一个傍晚,我带着小风车来到老人门前,看到老人坐在桂花树下。他的头发已花白,一双无神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他的手里拿着的不再是打铁的工具,而是一个收音机。
我和老人打了招呼,他已经认不出我来了,过了好一会儿,我提到爷爷,他才想起我是谁。我们聊了几句后,他把收音机递给我看。告诉我这是他儿子买给他的收音机里面的戏曲听不懂——他想听河南坠子。
下载戏曲到收音机上很麻烦,但我不忍心拒绝老人。我就立即去上网找戏曲,老人则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我。
老人忽然指着黄色的桂树花问我:“孩子,这是什么花?”
“桂树花。”
“什么花?”
“这是黄色的桂树花。”
老人不好意思地笑了:“记不住了,记不住这是什么花了……”
“八月飘香十里的桂花!”,我说。
老人点了点头说:“桂花……桂花开的时候你可要来哩!”
“嗯好。”我忙活半天,我才把下载好的坠子和豫剧复制到收音机上,还给了老人。他捧着收音机,听到里面字正腔圆的戏曲唱段,咧开嘴开心地笑了。
老人说,他的儿女经常外出工作,让我放学有时间常来坐坐——他以为我还在读小学。
天黑了,我准备离开。老人缓缓起身,从口袋里翻出两颗糖给我,仍是大白兔奶糖。我看了一眼,没有接过来——我已经过了吃糖的年龄了。走出不远后,我回过头来,正看见老人正站在树下,远远得看着我。而我插在桂树枝上的那只风车,依旧随风转动,像一道靓丽的风景。
再次去老人家,老人依旧在树下坐着。他的衣服感觉空荡荡的。我走过去告诉他要下雨了,老人摆摆手:“下雨凉快。”
我问了老人一些问题,老人有时答非所问。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可每次话题提到我,他就会眼睛一亮:“那是个好孩子,好孩子现在长大了啊……”
收音机正播放着戏曲,老人充满爱意地拉着我的手,夸我下载的戏曲好听。可是我发现,来来回回也就是那四首唱段,因为剩下的一百多个唱段忘记转mp3了。
4首戏曲,21天,他要听多少遍!内疚感一下子在我心中荡开,但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始终挂着笑意。天空乌云密布,是要下雨的节奏。考虑到没时间下载,我决心用零花钱买一个戏曲卡。
我告诉他我要去买戏曲卡,他以为我要走,从他随身的小包里翻着什么。眼看暴雨将至,我只好离开了。
天有不测风云。邻居说,他和往常一样睡在床上,只是这一次,他再也没有醒来。
我看着手中买来的戏曲卡,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他的包被随意地挂在墙上,鼓鼓的,隐约可见一小袋打开了包装的糖果。
悲伤不知觉地席卷而来。风车已掉落在地上,我将它捡起来,拭去上面粘着的尘土,来到老人之前的小屋。
河水已不再清澈,小屋却依旧是小屋,槐树也依旧是槐树。我把风车插在了那个槐树枝头的缝隙里。风吹过来,风车的风叶像张开的翅膀,迎风转动起来。
此时,槐花已盛开,小小的白色花朵在还未开放时扁扁的,一串一串,像白色的葡萄挂在树上。许久,我沉浸在了槐花的清香里……
文明,是物质生产成果和精神生产成果的总和。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是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被淬炼出的经典文化,这些优秀的中华思想文化,被不断赓续和发展,贯通古今,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求学,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都极为重要。荀子在《劝学》篇中提到“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对指导我们今天的学习仍有重要意义。要想学有所成,就不能浅尝辄止,就要长期进行深入的学习。如今倡导“终身学习”,就是对荀子“学不可以已”思想的发展。并且,学习不仅指在学校中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包括生活中对各种技能的学习,对各种事物所蕴含的道理、哲理的学习和体会,以及对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方法、态度的学习。王阳明也提出“格物致知”的观点,这句话的意思是研究事物原理,进而获得知识。韩愈在《师说》中批判“耻学于师”的骄傲自满态度,提倡“尊师重道,不耻下问”。古代圣贤这些有关学习的思想,对指导今人的学习依然有重要作用。古人的光辉思想,通用古今,且历久弥新,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句话的意思是“当达到中和的状态时,天地万物各自回归到其应有的位置,万物便能自然生长发育”。这句话体现了儒家对于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和谐秩序的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才能相生;与人相处以“和为贵”,“六尺巷”的故事体现着“和为贵”的思想,被传为历史佳话;在家庭内部,也主张“家和万事兴”。可见,“和”的思想亘古弥新,延续至今,熠熠生辉。
中华民族的人民具有坚韧顽强、不轻言弃、持之以恒的精神,这种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延续至今。古有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体现着先辈战天斗地的不屈精神和改造自然持之以恒的精神。洪水来袭,去疏通;山挡住去路,去移山。他们这种不怕苦、不怕累,改造自然的坚韧顽强、不轻言弃、持之以恒的精神,一直流淌在我们中国人的血脉里,直至今日。战国时建成的都江堰,造就了四川天府之国;魏晋南北朝时,迁移北方人到南方去开垦荒土,造就了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江南……现如今,我们治理黄河,减少水土流失;修建长江三峡大坝,水力发电,防洪抗旱;在甘肃、宁夏、西藏、新疆等地的戈壁滩植树、种草,防风固沙;在众多沼泽地开发湿地,美化环境……这一桩桩事件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人们坚韧顽强、持之以恒、敢于改造自然、美化环境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品质从古到今,赓续发展,绵延不断。
中华优秀思想文化和崇高品质,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它是中华民族的标识,它终将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而不断延续,熠熠生辉。
作者:胡圣泽 江西省南昌市二十八中教育集团欣悦湖学校 三(五)班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这就是王勃笔下的我的家乡,一座风景优美,人杰地灵的英雄城。今天就让我做一名导游,带着你去领略我的家乡的四季,去吹赣江的晚风,看林科院的花海,登荷塘的夜色,叹闻名中外的滕王阁,观西伯利亚的候鸟......
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我总喜欢到林科院欣赏那粉色的樱花海、火红的山茶花、含苞待放的郁金香......它们就像一群顽童,争先恐后地开放,一朵比一朵娇艳。那片粉色的樱花海最受欢迎,每年樱花开放的时候,都会吸引一大群人前来观赏,拍照。一片片花瓣随着风吹落下来,像是一场樱花雨,美不胜收。
夏天来临的时候,站在爷爷家门前的荷塘旁,不禁让我想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初夏的早晨,微风一吹,露珠在荷叶上打滚儿,像极了一个个调皮的小娃娃在草地上欢快的撒野。到了盛夏时节,一朵朵荷花随着晚风轻轻摇曳,池面也泛起一层层涟漪,如抖动着的粉色丝绸。怪不得杨万里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来赞美夏日的荷花。
飒飒的秋风吹起,赣江旁的滕王阁在金黄的落叶映衬下,更加显得古色古香。站在阁上远眺,整座城市秋天的美景尽收眼底。深深的感受到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景致,如同一幅壮观的山水画,呈现在每一个前来登阁的人面前。
“呼呼”的西北风吹响了冬天来临的号角,此时我的家乡迎来了一群群可爱的“朋友”。它们每年从寒冷的西伯利亚一路南飞,到了十一月,就会在我的家乡栖息过冬。因为这里有着丰富的湿地资源,是候鸟的天堂。在白鹤小镇——全世界离白鹤最近的地方,一只只白鹤在藕塘里悠闲的觅食,它们时而低头捕食,时而交头接耳,仿佛在谈论今天的食物多么的美味可口。
我的家乡四季风景如画,如果你到我的家乡来,我还将带你去梅岭看日出,去凤凰沟寻找彩色的秋天,去湿地公园感受仙境般的和谐生态......我的家乡——南昌,这座有着红色文化的英雄城市,它的风采,我想带你一一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