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共1475个作品
热搜词:
{{item}}
推荐
《雪山寻宝》 朱洪锦 9岁
绘画
因为星辰我不再寂寞
张添琪 | 14岁

因为有星辰,我不再孤独

晚风吹落,星光夹着冷意漂浮到喧嚣的城市之间,它悄声的对每个人低语,可是尘土和灯光淹没了它。当我在晚风里、夕阳下翻开书页,我听见星光在我耳畔讲述他们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很远很远的地方,夜空宁静而澄澈,无数星斗在黑色的背景上流淌,我的目光落在最古老的星星之上,它久远而黯淡。晚风吹起我的头发,发丝间跳动生命起源的秘密。听,她对我说——

那是宇宙从奇点中解放,猛烈而无声的爆炸,那是炙热的等离子体在虚无中游走:那是一场时间的大雨,冷却了心……晚风与星辰,携人之手,亲眼见证宇宙之声。她们像一颗颗毫无二致的珍珠,泛出一样的炽烈,在第一千零一次绽放中迷乱人的双眼。

那是最初的物质,在一片冰寂中形成初见斑斓的轮廓;那是物理法规的起草,让一切遵循于它而在纸上翩翩起舞;那是第一颗恒星的出世,是它第一次闪烁后泣下的泪光。我睁开双眼,在一片无色的虚无中,追寻出生命之曲的起始乐章。但见弱起小节交织一处,无数曲高山流水是黑暗森林的藤蔓。少女不知秘境的危险,只是将稚嫩的乐声唱响。

那是时间的极寒,它凝聚成神秘的星球。那是使命的推动,一切从根基生长。那声音是自然之轮的啮合,是它转动时音符的鸣唱。古老的星星还在吟诵宇宙的史书,生命却在一个寂静的角落开始萌发。我投去目光,但见宇宙之钟拨的飞快,分秒之间,阳光已从星云的裂隙之间透在旋转的星辰之上。伸手拨云见雾,是千年前文明的喁喁私语讲述她们静默的生死。

我掀开眼帘,光年之外,创世之柱正在红外线里流淌迷幻的颜色,眼前是旋转的银河;多彩的星团里,诞生了我的太阳。那是岩浆的汇集,是汹涌的岩石波涛。那是时光的咒语,使生命的温度变成潺潺不绝的水,那是化学元素的滋滋声里,第一个细胞开始随波逐流。

我伸手捞起一捧时间,它在我指尖融化,那细碎的热量里,是一个又一个星系中谱写的生命之歌。生命的存在,像绝对零度旁的烛火般微不足道。晚风消散着,我看着第一抹绿装点那个小小的星球,我看见无数生灵的轮回与寂灭。终于,我看到人类的祖先从茵茵的森林里走出,我看到宇宙中无数星球上同样泛起生机的颜色,生灵从远古的川河中蜕变而生。像正剧转场,地球一霎时沧海桑田,却只占宇宙之诗中小小的一行。

视线所及之处,一阵暖意袭来。电子裹挟污染的腥味,原先纯净的蓝被撕开,其间是浑浊和干枯的哀泣。那不再澄碧的山涧云海啊,是现在,也是不远的将来。像书边的轻烟袅袅,像亿万光年外再也送不到的思念。我合上星光泱泱的瞳,聆听文明之焰的终章。

又睁眼,晚风又携着古老的星光吹起我的头发,星辰与我作别。我,抬头望向晦暗的天。星光,已经不像很久很久以前那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一样亮如萤火,但我知道,在宇宙中有无数星斗闪烁:我不会孤独。

作文
《荷花》 戴国睿 6岁
绘画
通往梦想的路
杨赟安 | 10岁

梦想,是个可以从一个人孩童时代讲到垂暮之年的话题。我曾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人无数次谈及梦想:小时候,觉得梦想是洒满阳光的,脑海里的未来美好到极致;中学时,觉得梦想是偶有乌云的,脚下时不时会遇到坎坷;大学后,觉得梦想是饱含阴晴雨雪的,酸甜苦辣充斥在沿途的每一处。

似乎,越长大,梦想也愈加靠近现实,逐渐褪去了所有关于梦想的理想化假设,如今再谈及梦想,我只想到一个词——汗水。

“4是有魔力的数字:4小时睡眠,4杯拿铁咖啡,4.0”

这是美国记者爱德华·休姆斯在其著作《梦想的学校》(School of Dreams)中的第一章所使用的长标题。这位曾获得普利策奖的记者,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在加州惠特尼高中“蹲点”调查,用他独具特色的语句拼凑出了这所公立高中的学生群像:为了得到最高的平均成绩4.0,他们一天只睡4个小时,灌下4大罐拿铁咖啡,为的就是能够熬过一整夜。为了成绩,为了人生目标,为了SAT,为了考上好大学,他们拼了。

不得不说,这位记者将其撰写新闻报道的深厚功力在这本书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因为初次接触这本书时,只是一瞥,满眼的“4”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它颠覆了我对美国高中生的全部认知。

在此之前,和多数普通中国学生一样,我认为美国高中生很轻松。不止一人曾和我说过,美国大学有几千所,只要想上大学,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一所大学上。看过这本书后我才明白,那些话确实不假,但那样的小众现象只是一些自我陶醉的中国学生用以麻痹和安慰自己的借口,那些所谓轻松的美国高中生,他们的生命中没有真正的梦想。而美国更多的学生,则在为自己的梦想一刻不停地努力着。

我上高中时曾觉得自己学习足够努力:早上六点半准时起床,晚上十点半之前没挨过枕头,白天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也都尽力保持着不低于十小时的学习时间。这样规律的作息我坚持了三年,甚至感动了自己。然而,高考失利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一切,才发现:疯狂刷剧的假期,我好像忘记了梦想;每天的学习也并不全是专注高效;自己做着美梦的夜晚,同学还在灌着咖啡刷着套题。

回顾曾经的生活,发现我对于自己十分娇惯,对梦想却吝啬的可以,我投入自以为足够多的精力和时间,期待着自以为理所应当的完美结果。《梦想的学校》中那群让人“不可思议”的高中生告诉了我什么叫做为梦想而活,他们衡量自己付出多少的标准,不是投入的时间,而是预期计划的完成效果,课程论文没有完成,那么凌晨三点于他们而言依旧不是可以做梦的时间;预期实验效果没有出现,那么通宵工作是他们必做的选择。这样的举动也许会被很多人总结为“疯狂的举动”,但这只是因为作为看客的我们没有向他们一样,将自己对于未来的期待真正当作是梦想。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经历过中考的我可以毫不费力地背出后面的句子,所以,这些道理我学过,可惜,只是学过;储备了六七年文言基础的的我,作为高考生可以轻而易举地翻译出这段话地意思,所以,这些道理我清楚,可惜,只是清楚。我明白所有的道理,却还是对自己“狠不下心”。究其根本,我想是因为潜意识里,我并未真正拥有过梦想。和大多数的普通学生一样,我惯于活在自己营造的温和假象中,努力时放大自己的付出,玩乐时拿着别人也不努力的例子安慰自己。

当然,努力的学生不只爱德华笔下的那群美国高中生,在中国,在我身边,学霸也是常常出现的,他们所付出的努力,也并不比书中那群逐梦者少。所以,在此,我并不想也不必以国籍来划分这部分同样在为梦想而努力奔跑的人。只是,中国学生中的平庸者多数习惯以“美国高中生很轻松”的错误认知来麻痹自己,给自己放纵懒散的理由,当然,曾经的我也并不例外,我想,这是十分危险的事。一群本该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整日沉迷手机、游戏和玩乐,拿着“不努力的美国学生”当作自我安慰的法宝,尽管这只是少数现象,但其对于中国青年这个群体仍旧是有着无法避免的恶劣影响的。所以,中国的青年人,特别是我们90后这一代,是很有必要读一读这本书的,去看看在世界的另一端,那一批为了前途命运更加拼命的同龄人是如何生活的。

其实,惠特尼高中并不代表美国的每一所高中,美国的高中生也不全如这本书中那些学到拼命的学生一样,就像在中国,不是所有学生都如高考状元那样辛苦。无论在世界的哪个地方,自愿选择辛苦的人都不会是多数,如同精英也总是少数一样。但是,在这个世界上,确实有这样刻苦努力的学生,为自己的人生做出应有的抉择,为梦想舍弃一些享乐,为心中的未来选择了辛苦的当下。

我们应当关注的不是仍旧平淡生活的大多数,更不该盯着自我放弃的极少数来进行自我安慰。我们应该看到那些为梦想而拼搏的人,他们的努力不应仅仅使我们震撼,而应该真正点醒沉默的我们,激起我们心中最原始的斗志。

年轻人中的大多数,是并不拥有雄厚家庭背景的,我们都要靠自己,努力跳出这个平凡的原生阶层,就像北大女孩刘媛媛在其演讲中说的那样:“你要相信,上帝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要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个故事关于独立、关于梦想、关于勇气、关于坚忍,它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童话,没有一点点人间疾苦,这个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个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她的演讲给我触动很大,无关乎极具气势的排比段落,只是因为,她说出了太多年轻人不愿承认的现实,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在认清这样的现实后,选择以饱满的热情和无尽的汗水去追寻成功率未知的蜕变。我想,这才是一个梦想者该有的样子:拼搏,享受过程;付出,不问结果。

《梦想的学校》这本书除了带给我一个出乎意料的真相外,也教会了我优秀者的真正含义。书中的那些学霸,能“称霸”,是因为他们几乎无所不能。作为高中生,他们先修着大学课程,参加着辩论赛,马拉松赛场有他们奔跑的身影,兼职工作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精彩的社团活动也出自他们的策划组织。一些中国学生可能会说,中国高考是一考定终身,这样的强压之下,鲜少有人再有精力去做学习之外的事情了,可我看到的现状是,“大神”们在学习的同时努力扩展自己,步入大学后更是争取各种机会让自己在各方面有所发展;而那些抱怨压力大的学生,他们的大学生活却是涉及游戏、涉及恋爱、涉及唱K,唯独不涉及努力。这里的努力,不只限与学习,而是为了成就更完美的自己所付出的一切。我的辅导员在我初入大学时告诉我:大学,一半是学校,一半是社会。两年的大学生活让我对于这句话开始有了切身的感受,人际交往、活动策划、社会公益,太多的方面值得我去探索,去投入一个青年人该有的热情,做出一些有意义的事。

通往梦想的路,其实真的没有那么平坦,说它荆棘遍布也不算夸张,但就是因为如此,梦想才显得那么迷人啊。每一根刺的背后,都藏着我们想要的蜜糖。拼搏到无能为力,努力到感动自己。伤过痛过后,我们发现,原来曾经的梦想已经照进现实,一切曾以为的不可能都成了努力创造出的奇迹。

逐梦,我还在路上。信念之下,汗水作伴。

作文
《湖边景色》 唐宇飞 12岁
绘画
少年安得长少年
毛心妍 | 13岁

“当时年少掷春光,花马踏蹄酒溅香。”

“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题记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少年”向来是古今中外文人所常谈的话题。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时,“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少年时“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少年时“丈夫只手把吴钩,义气高于百尺楼”……虽然韶华不为少年留,但无论我们走多远,归来仍是少年。

近日爆出的顶流歌手蔡徐坤“一夜情”塌房事件,着实让人痛心,也让人为之心寒。本来一个前程似锦、天赋凸显的男孩,却在他应逐梦四方,风华正茂的少年时代就此陨落。

那么,少年应怎样?

虽然这样的悲剧不断地在上演,但我们依旧相信,中国的新一代绝不是垮下的一代。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句19岁戍边战士陈祥榕笔下的话,让我们为之动容。“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革命斗志、一腔热血把他自己奉献于祖国的山河大地。他才19岁,干净且纯粹,有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有实现一切的可能性,更有很多未完成的理想与抱负。他离家时甚至还没来得及和家里人说一声“再见”,就把年轻又滚烫的热血洒在风雪边关。

“少年心事在天涯,纵马昆仑未顾家。鼙鼓惊催长载举,烽烟骤涌夕阳斜。一川风雪侵霜鬓,几缕戎装洗素沙。杯酒阶前追旧事,故人泉下忆黄花。”这首诗应该是陈祥榕最好的写照。他与战友的背后是整个国家的安宁,他们捍卫了国家的主权,留给我们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用行动诠释了爱国精神。他们让我领悟到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华夏儿女。

雪山巍巍,见证忠诚;英雄不朽,吾辈自强。

面对金兵入侵、内忧外患的乱世局面,岳飞立报国之志,献以血肉之躯,只为守住祖国山河;面对西方列强的猖獗侵略,邓世昌以民族大义为先,将生死置之度外,“誓与日渐舰同沉”。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他们是时代的缩影,更是历史的印记,那些战火纷飞、内忧外患的过去,构筑光华璀璨、繁荣盛世的现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从一百多年前的五四青年掀起思想浪潮、燃烧民族精神灵魂,到00后姑娘姜雨荷问鼎世界冠军,90后少校朱月萌启航蓝海……无数个他们引领中国走向盛世繁华。

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我们都是追梦人。“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只要人生充满诗意、充满梦想,你便永远是少年。

作文
《夕阳下的山川》 孟靖淞 12岁
绘画
苍穹之昴 蟾宫之下
黄羽菲 | 14岁

苍穹之昴,蟾宫之下

青羊实验中学2023级14班 黄羽菲

孤望苍月,竞无语凝噎。或侧卧于枕席,或倚靠于廊柱,或跪坐于

锦蒲。夜儿萧萧,身畔凄凉,心中进而繁多牵挂、思愁,无以言对,无以

言说,剪水似双瞳,盈盈秋水载溢其中。

清风∙穹月∙易安

她抬头仰望,星星的忧伤落在她的瞳孔上。树梢上荡起 的一抹亮

色,勾起她冰封的思念,漫天涌来的凄凉将她浸没。是“凝眸处,从今

又添,一段新愁。”委婉含蓄的思念吗?是“薄雾浓云愁永昼”,“帘

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别离之苦绨吗?是“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凄

凄惨惨戚戚。” ,孤苦飘零之恨吗?她浸入沉思。我想,清风穹月亦知

所念吧!

流水∙孤月∙文姬

黯然失语,清泪划落。挑开儿子白白嫩手,话别昔日情人。怎能不恨! 如何不愁! 无力倚靠马车,听儿呼母啼,听友嘤咛泣。 踏破颠沛,又遗月色。目光所及尽是波光微滟。是为“北风厉兮萧泠泠,胡笳动兮边马鸣”而哭泣吗?是为“还顾之兮破人情, 心怛绝兮死复生”而痛楚吗?是为“何知曲成兮心转愁”而感恋吗?她麻木悲凉。我想,流水孤月会静伴吧!

梧桐∙哀月∙令姜

莹玉似的月光,刺破黑夜,繁星从夜的伤口中逃逸出来,点缀满地

狼藉。发边凌乱,满不在意;衣衫污秽,毫不在乎。手起刀落,血珠似

倾盆大雨,柳絮因风飞扬抖落,绽开一朵朵红莲。绽在心口,她恨,堂

堂贵庭竟无一是男儿!绽在眼尾,她悲,夫儿双双丧毙。她泣泣无声。

我想,月会带来“心如海阔,德如玉润,自能笑对刀从。”的释然吧!

(指导教师:陈光锋)

千年之后,清风拂过月色,高邈深邃的苍穹间仍挂着一轮新月,此刻我独坐月下,轻抚精美的诗书,轻抚易安的痴、文姬的伤、令姜的狂…

我仰头,月光亦轻柔的撤在我的脸上,眼底....

作文
破幻想之璃,创真我之境
陈慧君 | 16岁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朴素辩证,对立互融,《道德经》中就有此论述。真实还是幻想?我们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充实自我,勇创真我。

高级的幻想能养育出一个崭新的时代,人们总是期许更好,催生出诸多发明:电话、游轮、飞机……它促使了科技进步。普通的幻想能让人放松生活,人们总是被生活折磨,筋疲力尽,还为诸多诱惑不停奔波。泰国就有开设著名的心理冥想课程,引导人们通过幻想来净化身心,从柴米油盐、公务杂事中得到一定的解脱。人偶尔烦闷,幻想是能带来好心情的。但若幻想超过了临界值,就可能会起反作用,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如果人人都选择了醉生梦死,社会哪还有秩序?幻想到了极点,人,就会暴露出最不堪最原始的性情。贪婪,邪恶,无信……种种不好的因素会像军队一样将他们包围。随后,他们渐渐地习惯放弃,放弃真实的生活,抛却本真。无法自救的同时,出现的最严重后果就是犯罪。他们不得已,才行尸走肉,堕落向黑暗的深渊。

西班牙诗人塞尔努达在其诗作《至未来的诗人》中,恰到好处地体现了现实和欲望的交汇与对立:“我的梦想欲望,终将找到意义,而我终将活过。”可幻想越纯粹,现实往往就越残酷。自然地,我们得做出适度的取舍。难过悲伤时,若你用幻想中的欲望来抚慰伤痛,请勿忘激励自我。失意沉沦时,你就更要借助事实的喧嚣风暴来警醒自己——生活还是得继续。而真实,它并非从一开始就存在,只有真实创造的真实。一切真理,只是信念。我们共同在大千世界中生活,不约而同地在某个人生节点感叹:“谁主沉浮?”每个人,都恰似一叶小舟,无处可停靠,漂泊不定。生活的真实虽然伤人,充满磨难,但也只有这样强又有力的苦难,才能使我们从对安逸生活的欲求中,释放出自己几近无生的灵魂。站起来!站起来!打破过度的幻想玻璃,令其漫反射,映照出真实的内心,寻觅真实的自我空间。

人生苦多乐少,欲望与现实,都是让自身更美好的工具。作为年轻人,理当权衡虚幻与实在的利弊。幻想优秀,幻想突出,幻想更好的未来……你光幻想,就如同白日做梦。人不能活在梦里而忘记当下。梭罗在瓦尔登湖边,都想着生活该有意义,希望能活得深刻。当看着自己的美好幻想成真时,你会有什么感觉?怎么样?一切都是你的努力与实践得来的,你挣得了一番天地。你难道不会有片刻的欣喜?不会有激动到想哭的泪花?我们,是真真切切存在的。在现世的真实中武装自己,运用你极致的学识,去拼去搏。用你无上的力量,斩断幻想的荆棘,也融化冰霜,去创造属于你的真我之境,勇攀高峰。幻想会来浇醒你的气馁,激发你心底的勇气;现实会来敲叩你的污浊,呼唤你心中的真我。梦幻与真实,它们应当被我们步入其华美后,汲取精华,隽永深长,使我们的生命得以充盈,更显鲜活!

拒绝自欺,拒绝逃避。不要作伪的言语在耳边,不要虚构的想象在心间。请你拥抱真实的世界,找到真我之境存在的意义。更望你能凭实在的激励去创造,去突破,去追求生命中理想的梦幻!

学校:平阳县鳌江中学 班级:高一(12)班 姓名:陈慧君 指导老师:郑增委

作文
《今年的夏天真热呀》 武玉滢 5岁
绘画
《英姿》 赵家庚 0岁
绘画
这也是一种乐趣
谭瑞初 | 10岁

童年是人生里最美丽的花朵,清风里夹杂着零星的记忆。当时间的列车飞驰时,轰隆隆的响声把我的心引回了我的童年。

童年时代中,那些朦胧的记忆是最令我回味无穷的。我喜欢观赏一切花草树木,也曾经说花丛里的花“乱花渐欲迷人眼”,在花丛里乱摘几朵,又被家人的叫喊声不情愿地回到他们身边,还不忘吟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每每这时,我就会微微一笑。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乐趣。

小孩子天性爱玩,爱搞笑。我有时虽沉浸于书海之中,但每次读到“秋天漠漠向昏黑”时便受不住那压抑的气氛,也总要闹着出去玩玩来缓解心情。家人无可奈何,只得带我去植物园体会大自然的美好。我却只顾着玩,累了就躺在湖边柳树下的草地上,仰望天空,才发现柳树真的是“万条垂下绿丝绦”。

可诗词又怎能只有春风夏雨、秋收冬雪呢?诗的情感不也是丰富细腻的吗?我从未看过“一行白鹭上青天”,不也一样能领会鸟儿飞上云端的潇洒吗?我也曾看见过“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笑话,依旧能用这种笑话来逗乐我自己。对我而言,这也是相当搞笑的一种乐趣。

过了几年,这些景物虽未尝变化,但我似乎忘记了那时的乐趣。我把童年时的春花秋月、垂柳、诗中的笑话,连同诗情画意一起抛在了遥远的过去,却在各种不明所以中迷迷糊糊地绕圈、打转。我似乎将原来的火车很慢、汽车很少留在了时光隧道上,却在无数的电子设备里不知该如何玩。

这时,却有一种声音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立刻跳出时光列车,赶紧回头望,又想到了童年的那些诗情画意。

诗歌的妙处,绝大多数人都未曾挖掘;诗歌的乐趣,绝大多数人也未曾体验过;诗歌是我专属的游戏。成长的岁月里,把诗歌当作玩具,也是一种极大的乐趣。

所以,诗歌对我而言,并不枯燥,而是一种简单又好玩的游戏。

作文
敲开幸福的门
雷茗淇 | 15岁

暖阳荻絮似的,淡淡轻拂,揉碎在植桠间,泻满了满地金黄,不大的院子里,刹那间挤满阳光,微开的木门,装入了我整个童年的幸福。

总是进入了城市才想起乡间的生活,幸福也在不经意间装满了整个童年,打开记忆的闸门,时间就此回转。秋日的灿烂暖阳已经很少见了,一经出现,便会引得我一阵激动,年幼的我踏着暖阳,推开了院前的木门。

“吱呀”门应声而开,外婆笑盈盈的走出来迎接,满树的桂花和着阳光仿佛变成了一树的黄金烁烁闪光,小时的我顶喜欢桂花,外婆便在院中种下了一颗桂花树,秋日,它细小的树枝,横斜的躯干上缀满了多多桂花,清香四溢,总是沉醉其中。

桂花茶是最适合这个时节的饮品了,而外婆最拿手的也便是桂花茶,一把把的桂花,如一颗颗幸福的种子,种在了小院中,开在童年里。外婆拿根木棍,站在椅子上,轻轻敲打枝头的桂花,桂花纷纷落下,外婆就用篮子收起来,晾干,桂花香就被锁起来了,锁在了片片细小花瓣之中。

要说幸福的味道,我第一个想起的一定是桂花茶,倒一杯温水,捏几朵桂花置于碗中,轻轻搅动,花朵在水中浮上浮下,啜饮一口,花香绽在舌尖,清香四溢,幸福如在水中的糖块一样化在心底,化在那个小院中,外婆轻轻掩上木门,幸福便被锁在院中了,和着秋日暖阳填满了整个院落,顺便装点了外婆笑盈盈的眉眼,一饮而尽,口中清香却久久不散。

时间一晃便又是几个秋,回到城市的我才又一次想起那个乡间小院,又一年秋,我回到了那里,木门还是没变,“咚咚咚”我敲响那扇装满幸福的门,门开了,门中是笑盈盈的外婆和那个千百次出现在我梦中的小院,暖阳倾泻而下,开门的瞬间,桂花香与幸福装入怀中,桂树长得已快与房顶平齐了,树干粗壮有力,唯一不变的是枝桠间缀满的桂花和一树的阳光,端起外婆送来的桂花茶,两个时空在此刻重叠、交错,幸福的大门开启,充满我整个心灵。

“咚咚咚”仔细听,是幸福的声音。

作文
《秘密花园》 牛梓鸣 8岁
绘画
《创意画》 杜小曦 11岁
绘画
《海浪》 唐立杉 13岁
绘画
《家园》 徐梓萌 13岁
绘画
《秋天的小屋》 徐梓萌 13岁
绘画
《科技大战》 刘亦恒 9岁
绘画
《凤凰古城》 彭俊熙 14岁
绘画
《无题》 许景洲 13岁
绘画
《雪景》 吴格格 10岁
绘画
尘埃深处有月光
谭茹尹 | 13岁

回忆堆积在巷尾。有人说,栀子花是神明给的。

无缘无故坠落进梦里,再醒来已面对苍穹。

忘却成堆的回忆,当即舒展腰肢,浮光刚好沉入地平线,月亮带着秋温走进了黯黑的天穹,像我的心一样沉默不语。作为栀子花中的一员,本就清白。开始,我选择了俯首,看着草叶上的雨露,打算熬过一晚,努力地挖掘着过往。暮地,还是月亮,我分明看到她朝我粲然一笑,莹莹升上中天。我猛然地抬头,让银白色的花瓣拥抱月光,没有一丝浮云,只是空旷,月壳是一只泛着白沫的水晶杯,没有一丝杂质,没有一丝沉淀。忽然觉得心静如水,摒弃杂念雾自会散去。

那天下雨,我正撑着伞无聊地走,一块小地上有几盆花,静静地立在雨里,反而显得格外妩媚。蓝紫的绣球,浅绿的芦苇还有不少。我注意到摆在角落的三朵栀子,还是花苞,也许是承受了太多,站在角落里太久,叶子微焦,个子也不高。有几个人也来这儿看了看,指着另外几盆谈笑了好半天,瞥见栀子,嫌它太丑、太矮,摇摇头,走了,那栀子于是乎又黯了些。

但是,我仍看着她那有些灰的枝叶,她好窈窕啊,两个大花苞,一个小的被灰尘所裹,黯然无光,我期待她会开出天下无双,对她的憧憬更是无可避免。一个老爷爷走过来,坐在一群嫣红旁,笑着对我说:“是喜欢栀子吗?她好久都没有开花,大概是开不了,少几块钱卖给你吧”。于是,我把一整天的希望和憧憬都给了这盆倦容的栀子。

我搂着她回家,已是夕阳西沉,把她放在茶几上,回头就能看见。时间好快,写了会儿作业,又看了会儿书,不觉已经子时。搁下书,正想去睡,一起身,回头一看以为眼花——一朵花苞竟悄然绽放。没想到这么快,还没有做好准备,栀子便给了我带着芳香的、热烈的拥抱。

猝不及防,闯入了栀子的世界,脏的只是外壳,花瓣照样圣洁。拨开尘埃,内部依旧无暇。栀子娉婷于月华之中,傲然于世,肆意的姿态比附满尘埃之时好看太多。寂静的夜里,沐光而行,她积蓄着力量,咽下太多苦痛,把握住月光,只为这一刻的厚积薄发。我甘愿做一枝栀子……

于是我徜徉在月色里了,思虑萦怀的一切皆如尘埃般散尽,我抬头,亲吻着月光,豁然开朗。山陵的山谷中镶上了这轮月,明光低垂、窈窕旖旎,淡淡的云混合着栀子花香,翻涌成波涛,我不忍再低下头去,以免被心灵的尘埃附着。如果月华有香味,那必定是我的栀子花香。如果月华能着色,那必定是花的银白。我的花朵,我的叶梢,或停泊或踯躅,如醉如痴,在月光怀里但愿长醉不愿醒。拨开回忆的尘埃,听及天涯有铃声,望及海角有栀子,历历在目的崎岖道路,便俱往矣罢!放逐喧嚣和繁华,泊在月弯边,抬头望月明,摒红尘,步入月光与繁华的世界。

飒飒的风弄冷冷的弦,心中沉沉的巷子有了历史感。

清冷的月下,有多少过往?“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月亮见过,她不语。“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月亮见过她不语。“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月亮见过,她还是不语。她看见了策马驰过河西走廊的张赛,金戈铁马出战的干英,绝然投笔从戎的班超,把他们刻在了月亮上。一片旷野,心亦如旷野,让月光缓缓流淌,淌进霍去病的酒杯和闪着光的玉鞍,他们举杯,让酒与月光倾泻,沁入骆驼清脆的银铃里……此月从古来,经沧桑,观多少花开花落又映入我和栀子花的眼帘。

山河与月相辉,扶光下山有望舒,沉寂无言,月明人不惜,然吾辈该如何把握这一缕月光?一阵栀子花香拂过,结果已了然于心。

作文
《爸爸背我》 王子仑 4岁
绘画
《水彩写生》 李安 14岁
绘画
《大风里的人》 贾静茹 5岁
绘画
《晒布》 刘施然 7岁
绘画
《看牙齿》 奕兴村 10岁
绘画
《静物》 王恺琪 6岁
绘画
这儿真美 —— 家乡的四季
胡圣泽 | 9岁

作者:胡圣泽 江西省南昌市二十八中教育集团欣悦湖学校 三(五)班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这就是王勃笔下的我的家乡,一座风景优美,人杰地灵的英雄城。今天就让我做一名导游,带着你去领略我的家乡的四季,去吹赣江的晚风,看林科院的花海,登荷塘的夜色,叹闻名中外的滕王阁,观西伯利亚的候鸟......

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我总喜欢到林科院欣赏那粉色的樱花海、火红的山茶花、含苞待放的郁金香......它们就像一群顽童,争先恐后地开放,一朵比一朵娇艳。那片粉色的樱花海最受欢迎,每年樱花开放的时候,都会吸引一大群人前来观赏,拍照。一片片花瓣随着风吹落下来,像是一场樱花雨,美不胜收。

夏天来临的时候,站在爷爷家门前的荷塘旁,不禁让我想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初夏的早晨,微风一吹,露珠在荷叶上打滚儿,像极了一个个调皮的小娃娃在草地上欢快的撒野。到了盛夏时节,一朵朵荷花随着晚风轻轻摇曳,池面也泛起一层层涟漪,如抖动着的粉色丝绸。怪不得杨万里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来赞美夏日的荷花。

飒飒的秋风吹起,赣江旁的滕王阁在金黄的落叶映衬下,更加显得古色古香。站在阁上远眺,整座城市秋天的美景尽收眼底。深深的感受到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景致,如同一幅壮观的山水画,呈现在每一个前来登阁的人面前。

“呼呼”的西北风吹响了冬天来临的号角,此时我的家乡迎来了一群群可爱的“朋友”。它们每年从寒冷的西伯利亚一路南飞,到了十一月,就会在我的家乡栖息过冬。因为这里有着丰富的湿地资源,是候鸟的天堂。在白鹤小镇——全世界离白鹤最近的地方,一只只白鹤在藕塘里悠闲的觅食,它们时而低头捕食,时而交头接耳,仿佛在谈论今天的食物多么的美味可口。

我的家乡四季风景如画,如果你到我的家乡来,我还将带你去梅岭看日出,去凤凰沟寻找彩色的秋天,去湿地公园感受仙境般的和谐生态......我的家乡——南昌,这座有着红色文化的英雄城市,它的风采,我想带你一一领略。

作文
《爸爸正在向我招手》 崔东杰 8岁
绘画
《我的呐喊》 卢妍 9岁
绘画
《海上花院》 徐宥心 12岁
绘画
Copyright © 2025 少儿数字艺术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