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共1530个作品
热搜词:
{{item}}
推荐
《千里江山图》 李奕萱 13岁
绘画
《风景水粉》 朱宇轩 13岁
绘画
五月五,过端午
孙艺萱 | 10岁

在杜鹃“咕咕”的叫声中,一年中最美妙的初夏来临了。“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在端午节的前夕,辛劳一辈子的外婆已经早早忙碌了起来。清晨,天空披上了一层朦胧的薄纱,我和外婆一起去割艾草、折杨柳枝和采集露水。

外婆把艾草轻轻地摘下,用手沾了一两滴露珠,抹在我的眼睛上,传说端午节这天的露水会使眼睛更加明亮。当露水滴在我的眼眶上,那种凉丝丝的感觉好清凉、好滋润!外婆割下了一丛丛带着淡淡苦香的艾叶,又摘下了一捧捧鲜嫩的杨柳枝,而我忙着把它们扎成捆。回到家后,外婆拿上几只艾叶,一边插在门框上,一边唠叨着:“端午插艾,驱虫辟邪保平安。”顿时,端午节的庭院就换上了新装。

中午,太阳高照,我跟着外婆一起药铺买香料。“做端午香包啊?”药铺老板笑眯眯地从抽屉里取出一味味中药,用小秤称了,又用小石臼捣成细面。“今天天热啊,多放点藿香。”这是为什么呢?我虽然不太懂,但是药铺老板说的,总归没有错。

下午,阳光暖暖地透过树梢照下来,枣花像碎银一样,在阳光的照耀下,白的似雪。而我的心里也充满着喜悦。一家人搬出板凳,拿出香料,坐在枣树下开始做荷包。只见外婆一手托着布袋,将香料末熟练地装入布袋中,缝合。接着,她又在花布上画出香包的形状,对折剪下,绣上图案。再加两片剪好的布缝上,剪出一个小口,装入香料。最后,穿上五彩绳和彩珠,一个香气扑鼻的香包就做好了。外婆给我做了一个荷花香包,栩栩如生的荷花纯洁而淡雅,圆圆的荷叶像一个美丽的翡翠盘,轻轻的托着娇嫩的荷花,难怪古人会评价它“出淤泥而不染”呢!

清凉如水夜晚到了,外婆把糯米、红枣、泡上水,把粽叶和马莲草泡进厨房的大水缸里,说道:“这些都是要泡上一夜的。”当星星升起时,外婆才闲下来,我安静的坐在外婆身旁,听她讲端午节的故事……

相传,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午时,是三“五”相重,所以又叫“重五之日”。这是魔鬼的时辰,这个时候所有的妖魔鬼怪、毒虫毒兽都会跑出来活动。在这一天,大家都会将毒物惧怕的雄黄涂在身上,佩戴药包、香包来辟邪,悬挂艾草来避毒病,俗称“压午”。在古代,龙的力量非常强大,人们就在这天通过赛龙舟等仪式,祈求龙王保佑大家不受毒魔的侵害。所以端午也叫“祭龙日” “五毒日”,是一个祛邪避毒的节日。书上也说古代有一个人叫屈原,于五月初五投进汩罗江。屈原死后,百姓非常哀痛,纷纷到汩罗江边凭吊。人们把粽子丢入江中,希望鱼龙虾蟹吃饱后,不再去咬屈原的尸体。所以,端午节也成了人们纪念屈原的日子。

第二天清晨,我在满院枣花香中睁开了双眼,端午节到了。外婆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我的手腕、脚腕上栓端午索,也就是一种五色彩线。“带五色线的小孩可以避开毒虫哩!”外婆喃喃道。

要开始包粽子喽!外婆将前一晚泡好的粽叶拿出来,折成一个漏斗状,就用手轻轻捏了捏漏斗尖,再舀一勺米放在“漏斗”中,把粽子放在左手的掌心上抖动两下,加上桂花蜂蜜,然后放入红豆蜜枣,然后用米填满“漏斗”,接着咬住绳子的一头,手拿着绳子的另一头缠绕粽子,最后打成一个漂亮的蝴蝶结。等粽子全部包好后,就可以上锅蒸了。

粽子发出浓厚的香味时,就可以开锅啦!好香好香啊!我馋得直流口水。拆开粽子咬上一口,粽叶特有的清香,夹杂着米香,真好吃哇!外婆看我吃的香,笑呵呵地说:“这是甜粽,还有好吃的肉粽,以后慢慢做给你吃吧。”外公开始分粽子:“大家都来吃!今天的粽子大家都有份哦!牛、羊、猪、鸡、小狗……

这一天,在热闹和忙碌中过去了。暮霭下的田野,慢慢安静下来。夕阳下,枣花幽幽地花香和着艾叶的草香,还有香包的药香……在满院温馨的香里,嘴角挂着粽米粒儿的我,甜甜的睡着了。

这是一个美妙的端午节,也是一个炊烟袅袅、粽米飘香的端午节。

作文
《救火》 刘连欣 9岁
绘画
新建赋
张杰轩 | 11岁

赣江之西,鄱湖之滨,有地曰新建,其广袤千里,辖域辽阔。昔为县治,今设区府,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吾今执笔,以辞赋之体,颂其山川之美,述其历史之悠,赞其人民之勤,展其时代之新。

新建之地,山水灵秀。赣江如练,绕其南畔;鄱湖浩渺,接其北疆。春来桃花笑春风,夏至荷香满池塘。秋收稻穗金黄黍,冬藏雪覆银装裹。四时之景,皆如诗画,引人入胜,流连忘返。

历史长河,悠悠千载。新建之地,人文蔚起。古村落兮,古朴典雅;老祠堂兮,庄重肃穆。石刻碑林,记录往昔;厨艺传承,香飘四海。厨师之乡,名扬天下;地标城市,美誉远播。文化之韵,源远流长,滋养心灵,启迪智慧。

人民勤劳,自强不息。新建儿女,勇攀高峰。农耕文明,薪火相传;现代发展,锐意进取。科技创新,引领未来;工业振兴,百舸争流。乡村振兴,美丽宜居;社会治理,和谐有序。人民幸福,安居乐业,新建之地,生机勃勃。

时代新篇,熠熠生辉。新建之区,全国百强。科技创新,百强之列;工业发展,百强之名。社会治理,百强之誉。厨师之乡,地标之城,文化璀璨,熠熠生辉。新建之光,照亮未来;新建之梦,扬帆起航。

吾观新建,心潮澎湃。其地之美,其人之勤,其业之兴,皆令人叹为观止。愿新建之地,永续辉煌;愿新建之人,幸福安康;愿新建之梦,早日实现。新建赋兮,以颂其美;新建之歌,以传其声。永载史册,万古流芳!

作文
《印第安人》 李昊霖 7岁
绘画
《家乡小景》 臧俊博 8岁
绘画
《我为奥运唱支歌》 吴桐 14岁
绘画
《爸爸发火了》 赵宇航 5岁
绘画
云南怪谈
冯宇喆 | 11岁

云南,云南,眼力所及全是山。连绵的青山像一头头卧倒沉睡的大恐龙,层层叠叠,高低起伏,有的坐落在玉色的江边,有的环绕在青草地、银色湖滩的周围,有的护拥在蜿蜒曲折的公路旁。一颗颗笔挺的松树挨挨挤挤地站立在青山上,像是守护大恐龙的军队们。半山腰上有藏民开垦的方方正正的玉米梯田和碧绿碧绿的水稻田,山脚下是灰瓦白墙的民居,或散居,或聚集。

云南,云南,自然少不了云。浓云薄雾都是不一样的情别,有时铺天盖地、气势汹汹地压在山顶;有时轻纱般稀薄,在青峰上缠缠绕绕,滋润着山林;有时飘荡在山腰连绵不绝,像是温柔的白龙神女安静地休憩。她吞吐出的薄雾迷迷漫漫,延伸至公路,一瞬间车辆驶入白色的汪洋,妙哉妙哉,误入蓬莱仙境。

在云南,山林与云雾大抵是最亲密的朋友。山林轻轻地托着云儿,小心地捧着雾儿,生怕她们走散了;云雾让山林有了变化,从生机盎然的青绿,到轻纱遮面的黛蓝,再到远远遥望的墨灰。山林和云雾相依相伴,相融相和,是大自然之神兴笔挥洒的万里水墨画。

云南,云南,天气瞬息万变。早上清冷的雾气萦绕,沁入心脾的凉;中午雾气缩聚成浓云,热情似火的太阳光肆意照耀着大地,让人立马晒红了脸;傍晚瑰丽的晚霞中可能震出声声雷鸣,闪出亮紫霹雳,但却不见一颗雨滴。有时忽然飘来一大片乌云,滴哩哒啦就下起雨来,越下越大,冒汗的你立刻披上厚夹克,缩头藏手。真真是风雨雷电,凉暄冷暖,随我心意。

云南,云南,植物与众不同。梨子小小的个头,却糖分足足的,柄儿细细长长的,倒过来就像是黄黄绿绿的棒棒糖;水性杨花不长在树上,偏偏生在水底,还要求必须用一级饮用水招待她,真是个挑剔的小宝贝;向日葵活似个巨人样儿,都快和大树一样高了,花盘比我的脸还大,和他们一比我就成了小矮人。

山广林密,牛羊成群,云南的村民吃得也稀奇古怪。蚂蚱、蜂蛹、水蜘蛛,炸成嘎嘣脆,牛奶乳酪碾平煎成扇子,花儿入菜不含糊,茉莉花蛋饼、杜鹃花豆米汤、玫瑰糖糕全都端给你。有的让人望之却步,有的让人回味无穷。

不一样的地域,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村民,不一样的习俗,对我而言,增长了不一样的见识,收获了不一样的体会。

作文
《桥》 马鑫 17岁
绘画
《桥边风景》 张涵睿 13岁
绘画
《江沐罗》 李鹏生 16岁
绘画
《午后》 马若煜 11岁
绘画
《戏曲人物》 何梓硕 11岁
绘画
《安静的城中村》 王祎笑 9岁
绘画
《快乐暑假游星际》 顾辰熙 10岁
绘画
《月光下的猴》 郝一鸣 12岁
绘画
《家园建设》 黄泽楷 10岁
绘画
《室内一角》 董安洋 10岁
绘画
《水乡》 孙奕煊 5岁
绘画
《鸡冠花》 于施龙晖 6岁
绘画
《风景铺色》 王若蕴 6岁
绘画
身边的风景
蒋天宇 | 15岁

晚秋,斜晖下。故乡的温情汇做一弯清浅的醇泡,在灵魂深处流消,美好,从此永驻心间。

汽车颠簸在坑坑洼洼的乡间小路上,没有尽头,树下的野花时不时招摇着,真碍眼!生活的琐碎,学习的烦忙早已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一颗心,浮躁,脆弱。在这纷杂之中,到底何为平静?何为风景?

远远的,我就看到了那幢平顶房,屋前的桂树下,奶奶一袭素衣,明亮的眸子亮着温暖的笑意,在那金黄中,显得格外清静。

近了,桂香便携卷着秋风肆无忌惮地染上了心田。大簇大簇的花,像点缀的黄金,铺天盖地地渲染了整季的色彩。“回来啦!”奶奶的嘴角漾出明媚的笑,把欢喜藏在那弯成月牙儿似的双目中。

茂密的树枝剪碎一地的阳光,映在了院墙上。清风拂动,桂树下的奶奶与正专心地为我纳鞋底。几缕银丝在微风中飘飞。几朵黄花随风飘落,像旋转的舞女,把美演得淋漓尽致。几粒黄米散落在奶奶的发上、肩上,抖落一身馨香。

馥郁幽香中,奶奶哼起了熟悉的乡谣。歌声时而高亢,时而平缓,配合着手中的针在鞋底上娴熟地来回穿梭,那浓浓的香便与奶奶绵绵的爱一起,缝进这密密的针脚。她的手指在针线中有条不紊地穿行着,看着手中快纳完的鞋底,厉佛是在欣赏着世上最珍贵的艺术品,目光中盈着满满的爱与温柔。

桂桂花的幽香掺着奶奶的歌声,轻轻飘进我心底,勾起记忆的弦。忆起儿时,奶奶经常为我制作布鞋。五颜六色的绒面柔软温和,上面锈着几朵金黄的桂花,凑近嗅似乎还能嗅到花香。奶奶的心灵手巧给了我一个冬天的温暖。是她用爱的丝绒编织成了我童年的美好。

心微微一怔,被这份温情打动。秋风轻拂,满树桂花舞动着生命的芬芳。细密的阳光如碎金般跃动着树下的奶奶,如这香气中凝出的老媪,面慈而声和。她的笑语,她的歌声,宛如布鞋上小小的黄花,简单,细碎的美好,曾经一度怀疑过在这狭小的村庄里到底有无风景可言,而现在,看看眼前洋溢着的金黄,又何尝不是一幅美丽的风景呢?夕阳斜射,我的心仿佛拨开了层层阴霾,豁然开朗,到达另一个地方。

朦胧中,脑海中再次浮现奶奶慈爱的笑,我不由得坚定地张开双臂,拥抱身边美好。

作文
《风景写生》 郑淼 12岁
绘画
渐行渐近
陈一畅 | 14岁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摇橹声渐行渐近,薄雾氤氲,月影江南。一阵墨香沁入鼻息,不远处浸在烟雨中的小巷里一幅《月下天镜图》悬挂于木门上,矫矫不群。我不禁靠近,画中远山江帆、月影银涛,一幕祥和安宁的景致尽显水墨国画之美。片刻,轻敲木门,靠近国画,渐近文化。

邂逅国画,我陶醉于它,憧憬地迈出向它渐近的第一步。

清幽墨香环绕在画室里,静的出奇。阵阵笔尖摩擦、挑墨声,伴着蝉鸣,响在耳畔。初学国画的我不知该何从下笔,笔尖一次次想接触纸面,却又一次被我拉回。放下笔,抬手擦去烦躁的汗水,扭头望向窗外愣神。 回过神,老师来到我的身旁轻声教导:“花茎走中锋,叶走侧锋,注意浓淡干湿,近重远淡。”豁然开朗,执笔尝试、练习。笔尖与纸面相接形成一条完美的弧,微微提腕,挑起一滴淡墨,直至墨色永远凝固在衣袖上,却一直未曾发觉。

日复一日地望窗外朝阳晚霞升起了又落下,年复一年地赏窗外四季美景变幻了又变幻。屏风后的画架上的画纸越摞越高。研墨、执笔、勾勒……手腕酸痛,眼睛干涩,指腹蹭满颜料,我着迷的,执着的画着。一勾一勒,一描一摹,浓淡干湿间荡出几簇明黄清丽亮眼。

邂逅尝试,我便执着于它,与它渐行渐近。

一只秃毛笔饱蘸浓墨自近而远,自淡而浓,一气呵成,一幅《向阳而生图》跃然纸上,浓淡相间,不燥不焦,光彩夺目。墨色光影中那簇簇向日葵好似洋溢着勃勃的生命力。以没骨法画叶,温润圆畅;以焦墨勾勒叶脉,清秀明丽;以鹅黄点缀花蕊,色彩明快,生机盎然。墨韵淋漓中又有浓淡干湿、明暗冷暖的变化,美得耐人寻味。那长短不一,宽宽窄窄,错落有致,微微卷曲的花瓣,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徐徐清风夹着一丝水汽,带来阵阵清凉。当鼻尖上沁着独属于江南的幽香,记忆中与国画渐行渐近的时光清晰浮现,那是萦着墨色的美好时光,那是蕴着热爱的文化传承。孜孜以求,我与国画文化渐行渐近。墨色渲染穿过层层迷雾,于指尖嫣然绽放。一描一摹是底蕴,一勾一勒是文化,一品一悟是传承,是我对国画文化的执着、热爱与感悟!

作文
影子
徐家睿 | 14岁

每当炽热的火球于地平线升起,光会无情地夺走属于夜晚的安宁,属于影的安宁。将一切裸露的黑暗葬送,灼灼的光芒舔舐着大地,撕去了漆黑的面纱,多么残忍,多么可怕,所以每当太阳依依不舍地谢幕退场,影子便会把白日里不肯挪动的光啃蚀殆尽,于是,光与影,没完没了,互相追逐,广袤土地上的时间也随之飞驰。

永无止尽,永无止尽,仿佛推动巨石的西西弗斯,光与影的交织,推动了寂寥太空中的巨球前进,影子冲向地平线,要赶在黄昏的微光消逝前,抓住光的尾巴,光冲向地平线,要赶在黎明的一丝黑暗散去前,揪住影子的腿,它们向前呼喊,向身后咒骂,似乎无休无止。

直到名为“人类”的生物出现。

影子在此之前从未注视过生命,这些可悲的弱小生灵总是一刻不停地奔波,转瞬之间却又死去,光明降临时四处寻找食物,黑夜降临后就畏缩在巢穴之中,可这种只用两条后腿移动的生物却明显表现出对光的渴望,它们捡起燃着的木条,高高堆起,驱赶平静的影子。它们歌颂太阳,倾情赞誉它,赞美它耀眼的光芒,赞美它火热的温度,转而贬低,敌对光的反面,将影子,将黑暗视作魔鬼,认定为恐惧的象征,从不在乎影赐予的梦境, 夜晚降临,就燃起凶残的烈焰,肃清周遭与世无争的夜。

影子从未如此不解,它何以被称作鬼魅,何以为这脆弱不堪的卑贱生灵所鄙视,何以被加上邪恶的锁链,影子不堪重负,追逐光的脚步缓慢了,迟疑了,停顿了,或许自己的存在真的毫无意义?

影子变淡了,微弱地阳光从中艰难地穿过。影子变淡了,不再抵挡烈日的焦灼。影子变淡了,仿佛不曾存在过

影子离开了。

它依附在树的身旁。春来,它藏匿在新生的萌芽中。夏至,它栖居在如墨的浓荫下。秋来,它醉心于翩飞的金箔中。冬至,它沉浮在绵绵的积雪中。它如此安静地等待,直到树老去,枯槁。它问树:“影子被需要吗?”树虽垂垂老矣,但仍晃晃干瘦的树枝,答道:“当然,影子庇护了我身下纷飞的虫群,使百年的时光仍有些喧闹的小家伙们作伴。”“这是很重要的事吗?”“是啊,这黑暗驱走了寂寞,但还我以孤独,树群死去了,可我的心仍被这孤独充盈着,我的心,被影子滋养着啊。”“是啊”影子不再说话,只是离开了树,次日,最后一棵荒漠上的树倒下了。

于是影子依附在飞鸟的身旁,跟随它疾驰在喧闹的风中,跟随它掠过垂着头的野花,跟着它扶摇而上,屹立云端,观赏夺目的星瀚,无比广阔,无比自由。然而鸟的翅膀终是有一天慢了下来,同风而起的气势也被风尘磨灭,它瑟缩在落叶堆中,再也不能抚过云脊,影子问鸟:“影子被需要着吗?”“鸟虽然已奄奄一息,却还是抬起头,答道:“当然,影子投在地上,永随我飞翔,让我了解到再自由也是被束缚的,让我相信宽厚的土地,让我意识到我的灵魂不会飞往自由的极限,它永远与我的肉体捆绑在一起。”影子无言,只是离开了鸟的身体。次日,最孤傲的身躯埋葬在了落叶里。

影子来到了蹒跚的旅者的身旁,旅者衣着破旧,身形憔悴,鞋已磨损,他如同一根被遗忘的树枝,落满了时间的尘埃,影子随他抵挡炎热的沙暴,穿过极尽繁华,人人佩带珠玉的街道,走过摩西走过的,已是一片沙漠的汪洋,在银河中架起一叶扁舟,在死亡中生存,在真空中呼吸,直到旅者的腿磨损,再也无法挪动半步,他跌坐在海边的礁石上。影子问旅者“影子被需要吗?”旅者虽然连呼吸都困难,却还是拄着杖,答道“当然,影子伴我左右,使我看见在最耀眼的阳光下也看不见的东西,人们害怕的黑暗,只是因为黑暗会照亮阳光都难以照亮的东西,罪恶,欲望,一切丑态在纯粹的黑暗中暴露无疑。”影子毅然离开了旅者的躯体。次日,这见过一切高尚与邪恶的双眼永远阖上了。

影子再次回到世间,它已不在乎是否被责骂或夸赞,它的存在,只是为照亮光照不到的地方,照亮光本身。

于是,影子爱光,光也爱影子。

作文
《梯田》 常天奕 11岁
绘画
《恐龙化石》 沈子烜 0岁
绘画
《我的画室》 何苗 28岁
绘画
《大嘴吃面》 徐梓豪 5岁
绘画
《小桥流水》 李夏 15岁
绘画
《老师的指航向》 陈华珠 14岁
绘画
《看牙齿》 奕兴村 10岁
绘画
《窗前的花》 潘欣瑞 11岁
绘画
《风景写生》 王舒慧 11岁
绘画
Copyright © 2025 少儿数字艺术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