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参他人之答案,书自我之答案》

参他人之经验书自我之答案

“和鸾雍雍,万福攸同。”在大势如砥,大道如潮的时代中,有太多所谓的标准答案,有太多值得借鉴的参考答案。然俯颔深思,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独一无二的戏剧,主角由自己担任,答案由自己书写,所以青春的我们,当执如椽之笔,不做莽撞行走客,去书写独属于自己的人生答案。

择参考答案之优,扬其长,让自我答案有如棠棣之花。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苏洵在《六国论》中之言振聋发聩(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的确,有前人的经验作为参考,可以让自己的答案更为完整。君不见,唐太宗秉“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之信条,乐于借鉴臣之谏言,使得大唐河清海晏,昌和盛世;君不见,李大钊、陈独秀借鉴苏联马克思主义思想,让共和之帆航起新中国之船;君不见,邓小平择世界开放答之优,让1979年的春天见证了中国的崛起。取长善短,相得益彰。只有取其参考答案之可取之处,方能使之如明月之清辉洒向自己的答案,我们的答案亦能暗香浮动。

避参考答案之劣,舍其短,使自我答案有如桃李之芬。

米兰·昆德拉之言发人深省:“盲从是通往地狱的毒药。”诚哉斯言,若人们陷入参考答案之怪圈难以自拔,终落得迷失自我,万劫不复。我感慨于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的品质,他没有一味盲从国外潜艇技术,避其短,终让中国深海事业蒸蒸日上;我钦佩于高伯龙在激光陀螺领域书写的答案,遇见最绚烂的火树银花。“大多数人如落叶踉跄着归于尘土。只有极少数人能坚守内心的一片纯净。”所以青年们当免于参考答案之牢笼,不囿于陈规旧法,去开创人生之答案。

谱自我答案之曲,求其精,令自我答象有如璀璨之星。

“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王安石的豪言壮语如雷贯耳。墨守前人答案的心自然不该被诟病,但值得尊敬的仍应是能谱写出独特答案的人。“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青蒿素之答案是屠呦呦对疟疾的回答。“彼其之子。美如英才。”杂交水稻的答案是袁隆平对饥饿的回答。青年们,你们的回答呢?

推荐作品到艺术馆
+10积分

作品名称: 参他人之答案,书自我之答案

作品类别: 作文

题材:

参赛年龄: 18岁

作者性别:

单位/学校:

辅导老师:

组织老师:

作者代码: 3713119******

作品代码: 3713119001******

作品跟踪
奔流小作家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 特等奖
作品点评
文章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感情真实,符合作文要求;结构完整,过渡自然,层次较为分明,具有新意,可读性强。

--赛事-张一昂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25 少儿数字艺术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