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故乡的青石板路》

故乡的青石板路

“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节一到,我便化作一只归雁,从繁华的上海外滩起飞,缓缓落在我的故乡,金陵古镇的青石板路上。

漫步在石板小路,点数着一块接一块的青石板,就像儿时牵着奶奶的手一边蹦跳,一边学数数一样快乐。仲春的江南,花落为褥,翠草成裀。在花草之间,流淌着我昼思夜想的小河。

沿石板小路走向巷子深处,几分烟火味幽幽飘来,我知道那是路旁的小吃铺子开张了。

石板路上的孩子多起来了,“冰糖葫芦呦,桂花酒酿喽!”,店家的吆喝声也渐渐多了起来。

“小姑娘,要不要买一串尝尝啊?”慈祥的老爷爷笑呵呵地用吴侬软语问着我。我何尝是“要不要”,而是一定要。孩童时,为了满足这口味蕾,长长的石板路啊,我恨不得一天跑个三五次。我将温热的冰糖葫芦吮入口中,咬一口,酥脆香甜。我用双手捧着微微泛黄的纸袋,买回了一份童年时最钟爱的甜蜜。

石板路的尽头是我熟悉的茶楼,轻轻抚开带有年代感的竹帘。才发觉,外面已细雨绵绵。白雨铺石,青石闪绿,行人撑伞。此时,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浮现在脑海:“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仕途坎坷,人生无奈,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的先人就是用这炽热的爱国情滋养着诗意的江南,美丽的江南水乡,历经沧海桑田,生生不息。

茶浓,烟雨更朦胧,“白局戏”绵长的曲调,在茶楼回荡,吟唱着江南穿越古今的风雨故事。

啊!故乡的青石板路,如果我是您放飞的风筝,您一定是牵引我的那根风筝线,虽然不久的将来,我将离开您去实现我的留学梦。但分别是为了更美的重逢,您在,您的游子永远有归途!

教师评语: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包含踏春和祭祖两个内涵。小作者紧紧抓住这两个方面选材,融写景、思亲、爱家乡、爱祖国情感于一纸短文,浓郁的爱国热情流淌于笔端。

在行文构思上,小作者善于以小见大,以故乡的青石板路为线索,回忆了成长的岁月,故乡的方言俚语、美食、茶楼给自己留下的深刻的印象,以及在成长的日子里得到的温暖和启迪。

在语言运用上,善于引用古诗句、四字排比句。使得行文画面感强,节奏感美,骈散结合,便于抒发真情实感。

本文不失为一篇成功的佳作。

推荐作品到艺术馆
+10积分

作品名称: 故乡的青石板路

作品类别: 作文

题材:

参赛年龄: 15岁

作者性别:

单位/学校:

辅导老师:

组织老师:

作者代码: 3101129******

作品代码: 3101129026******

作品跟踪
奔流小作家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 特等奖
作品点评
全文语言简练,主题明确,朴实流畅,内容生动有趣,有详有略,自然洒脱,读毕如酒后余香,不觉于口,不失为一篇佳作。

--赛事-张一昂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25 少儿数字艺术馆 版权所有